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介绍陈独秀的一生。
2、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3、陈独秀的过:陈独秀偏离了革命道路,逐渐走向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道路。在共产国际四大上,他放弃了各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4、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生于1879年10月 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参加县试、乡试,由于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一度拥护戊戌变法。
5、陈独秀,字仲甫,生于清末,作为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受到众多新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革命*。他这一生都在与当时的反动派统治势力作斗争。清末时期明白了这个王朝的腐朽,一直进行反清宣传,筹建爱国组织等活动。
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2、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3、陈独秀(1879年—1942年),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2、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上。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3、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