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雅丹地貌,走进魔鬼城 敦煌雅丹地貌地质公园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其中北区集中连片,以雅丹地貌为主;南区主要分布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柱等景点 敦煌雅丹地貌地质公园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前。
1、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如下:岩性条件: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2、中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雅丹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雅丹地貌的主要形成条件 岩性条件 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
3、敦煌地貌形成的地形因素如下: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发育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也就是必须有湖泊沉积的地层;二是外力的侵蚀,主要是强大的风力和流水的侵蚀,经过长期的风蚀而逐渐形成不规则的形态。
距今248至733万年间的早更新世,古老的敦煌盆地气候寒冷湿润,南部山区的洪水携带大量泥砂物质倾泄于盆地中,形成了砂砾岩层。好像那个时候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的存在。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的流水冲刷、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 雅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雅丹地貌地形特点:指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形成的地面抄支离破碎的垄槽地形,维吾尔语称雅丹,意谓具陡壁之小丘。雅丹地貌多发育于干燥地区,为风力侵蚀形成,外貌多是下小上大,外表型如蘑菇。
2、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地面支离破碎的向里凹的垄槽形态,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3、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
4、雅丹”是“雅丹尔”的转音,意为险峻陡峭的沙丘。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也叫沙蚀丘或风蚀丘,在 *** 尔语中意为“风化土堆群”。在地理学上是干旱地区风蚀地域地貌的统称。
5、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6、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