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瘫是可以喝中药的,通过中药疏通经络,改善症状,同时我建议在喝中药的同时*配合维生素b1 、b12等药物营养神经,以及也可以继续进行针灸治疗。如果您的病情不太严重,一至两个月左右可以恢复,而且不留后遗症。
外敷药巴豆去壳捣烂如泥状(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大小捏成饼状,置于患侧手心外,外盖敷料后绷带固定。24小时后将巴豆饼翻转再敷24小时,48小时后将巴豆饼取下捣烂,再做成饼状,再敷24小时,共3昼夜。
[制用法]洗净,加米饭,红糖各适量,捣烂敷患侧腮部,每天换药1次。同时,另取石见穿15克,六月雪15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7天。[功效]面神经麻痹。鳝鱼血治颜面神经麻痹 [用料]鳝鱼1条。
秦艽10克,羌活、防风、白芷各9克,地黄10克,当归9克,川芎10克,白附子、全蝎9克。水煎服,日1剂,但同时宜用西药消炎,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大豆200克,独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
第三种,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暂时不要冷水洗漱,注意面部的防风、保暖,可以使用新鲜的黄鳝血外敷患侧的面部。面神经麻痹需要综合治疗、系统治疗,而不是单一的治疗,否则效果是不好的。
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羌活10克,生地18克,防风6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提醒您:面神经麻痹中药方剂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如机械取栓、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中医治疗 在国内临床上,经常采用针灸、理疗等方法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但是不同的专家对针灸和理疗的疗效和时机尚持不同的意见。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一般可以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有利于促进病情的康复。
面瘫初期当祛风解毒为主,佐以通络牵正。药选防风、荆芥、蔓荆子、伸筋草、海风藤、野菊、丝瓜络、地龙、蜈蚣、全蝎、白芥子。面瘫中期治疗宜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
意见建议: 面瘫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包括: 1。主张急性期尽早使用一个疗程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静脉用地塞米松或口服泼尼松,连续5-7天,以后7-10天内逐渐减量。
病毒性面瘫是比较顽固的,相对于一般的针灸,贴膏药治疗,作用不大,因为这些治疗的原理与发病的原理不同,*能中药调理治疗,才有希望彻底治愈。
蝎子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蝎子酒,常饮可息风镇痛、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固本培元。蝎酒含有人体所需的22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牛黄酸等,对病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
味甘、辛,性平,有毒。主治诸风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手足抽搐。蝎为治风要药,具有驱风,镇惊及攻毒之功能。蝎入药,成药约一百五十余种,以治痛症而著称,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可以起到抗风湿的作用的,对口眼歪斜、风湿、肩周炎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并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面瘫是一种面部神经疾病,主要的症状就是歪嘴巴,脸部的表情动作比较难的作出甚至做不出来像闭眼这类基础的动作。
1、用老鹳草一把(大约鲜草二-三两左右),洗净,切碎,水煎二大碗,头煎熏洗,二煎内服。
2、也可以把老鹳草与当归还有红花等中药材放在一起煎汤服用。
3、【选方】①治筋骨瘫痪:老鹳草、筋骨草、舒筋草,炖肉服。
4、全部药要先泡45分钟,然后蜈蚣和蕲蛇先煎20分钟,其他药同煎30分钟就可以了。玫瑰花要取药钱5分钟下,(车前子用一煎汤袋装起来煎。
对于面瘫这种情况一般中医治疗效果比较好,面瘫患者可以通过吃这6种中药来缓解病情。它们分别是三白五虫汤、四物牵正散、牵正膏、牙皂散、塞鼻散、面瘫汤。
正容汤。功能主治 功能辛散风寒,温通筋络,化痰和血。主治面神经麻痹。
面瘫的患者朋友们在发病期间,可以适当的选用主要由白附子、僵参、全蝎、生地、赤芍、川芎、当归、桂枝、丝瓜络、鸡血藤等等中药所构成的偏方进行治疗,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朋友们有效缓解面瘫的问题。
蓖麻子治面神经麻痹 [用料]蓖麻子30~50粒。[制用法]去壳,捣烂,敷于患侧下颌关节及口角之间(厚约3毫米),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功效]颜面神经麻痹。蝉蜕治面瘫 [用料]活蝉6只。
处方:巴豆3~5粒。选穴:患侧劳宫。方法:巴豆研细末,放入铝壶或玻璃瓶中,加55%酒精或烧酒500ml,炖热,以面瘫侧手掌劳宫穴置于壶口上(或瓶口上)熏。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