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做的一个视频上了微博热搜,在视频里他对PUA进行了解释:PUA不是一招鲜就制人,是一套系统的心理控制手段和方法,情绪操纵;宣传灌输;公开羞辱;自我贬损;死亡威胁。
1、包丽案证据收集不是很完备:一般来说,一个案件中需要有三个要素:人证,物证,口供。在此案中物证较为明确,虽然被告矢口否认,但是通过电信部门查询,正是被告使用微信与被害人联系。
2、事情发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女生包丽在北京市某宾馆内服药自杀,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自杀案件,包丽生前有一个男朋友,自杀钱她的男友牟某翰向包丽提出过拍裸照。
3、这是由于这个案件涉嫌的人太多了,而且社会危害性比较强,所以才没有公开审理。
4、法庭上,检察机关宣读起诉书并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充分发表了意见,被告人进行了最后陈述。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5、回顾这次案件,其中颇多的点都值得理解和关注。在赔偿金额上,此次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
6、在笔者看来,本案主要有两大信息值得关注:第一是好的现象:公安机关从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女尸”,到本案成功侦破,用时仅10天左右。说明我国的刑侦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同时办案人员也是越来越认真负责。
1、包丽:女,广东人,单亲家庭,复读考上北京大学,身前为北大法学院2016级大三学生,校学生会文艺部成员。在包丽的好友描述中,包丽原先是一个乐观、独立的现代女大学生,在与牟林翰确认恋情后,价值观和性情开始发生转变。
2、就在近日在广东东莞包丽的妈妈连续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她说在自己女儿出事的那天,她曾反复10多次向包丽男友,牟某翰询问自己女儿的状况,可能是母女连心吧,她总觉得自己的女儿要出事,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3、在此次案件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包丽的母亲并不是作为受害人家属进行旁听的,而是作为证人出庭,这也是为了案件办理的需要。
4、但是这个案子特殊在这个地方:被告并没有亲自出手杀害或虐待伤害原告,也就是包丽。而是通过精神控制一步步蚕食伤害包丽,最终包丽精神崩溃自杀。这种特殊性就给本案判决带来了难度。所以也就延期开庭了。
虽然包丽死了,但是她用生命对千千万万个包丽们敲响了警钟,对于爱情我们不能盲目更不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不高。
爱情不是*,生命才是。1 摧毁你自信与尊严的东西,无论多珍贵都要摒弃。在包丽与男友的聊天记录中我们看到,一个曾经自信*的女孩一次次被践踏尊严,最后竟真的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垃圾。
交往不到一年的时间,包丽性情大变,不再是从前乐观坚强且开朗的女孩。据包丽同学回忆,包丽说牟林翰脾气十分不好。且经常与人打架,类似有*倾向。
牟林翰成功用不是处女这件事让包丽逐渐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