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分析: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
城市公园的用地类型既包括绿地,也包括非绿地。其中绿地主要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可以分为主要绿地和次要绿地两类;非绿地用途主要包括道路、停车场、引桥通道等建筑物和设施区域。
附属绿地:县城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公共建设用地,是与常住人口规模相对应,为居民服务和使用而修建的,是各种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及其院落的占地面积、绿地和停车场等。
是建设用地。因为生态停车场属于基础设施用地,按照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法律主观:停车场所有权分几种基本上分三种情况:地上、地下车库内的车位,符合法定条件的是区分所有权的专有部分。地上占用共用部位的车位属于管理设施。
不可以,土地都是国家的,用户只是享用使用权,分配给你的是农业用地,就不能随意更改土地用途,建停车场属于商业用途。在农村自己的承包的土地上想建车场,是改变土地承包合同中的土地用途。是《土地承包法》不允许的。
直接为农业建设服务的用地称为农业建设用地,其余称为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一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
1、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8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26%。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8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1%。
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40.1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222%;公用设施用地0.2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0.26%;绿地与广场用地1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110%。
3、具体计算公式为: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人)=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城市人口总数(人)。这个指标越高,说明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越充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相对较小,出行和物流效率更高。
4、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其用地其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应按以下规定控制:居住用地25%~40%、工业用地15%~30%(对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中小工矿城市,其比例不宜超过30%)、交通设施用地用地10%~30%、绿地10%~15%。
5、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对某种具体用地所规定的用途。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6、)第1条规定,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相关规定。其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