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苏州的端午节传说)

2023-10-19 21:46:55 体育信息 admin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谁?

1、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故本题答案选B。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

3、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4、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5、从此以后,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饮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6、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投江后,楚国百姓都纷纷到汨罗江纪念屈原,有渔民划舟打捞屈原的遗体,并将米饭以及鸡蛋等食物投入了江中,说江中的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

苏州端午习俗的民俗概述

1、每年端午不仅舟楫竞渡,取悦蛟龙,还把各种食物装入竹筒,裹以树叶,投入水中,与龙共食。纪念龙神就成了苏州端午节的最初由来,而这也是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鼓声激越,人声鼎沸,百姓群聚河边,争看水上健儿划龙舟夺锦标。

2、苏州端午习俗喝雄黄酒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恶月,百事多有禁忌。道观,寺庙向施主赠送佩带符篆等物,以避毒邪。

3、江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扒龙舟、挂艾草、端午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等。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4、苏州习俗-五黄。苏州传统,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如今以黄酒代替雄黄酒)。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