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如《新安吏》《石壕吏》等。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这个人呢,总的来说,是一个文学修养极高,有心经纬天下,却不会当官的愤青。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和李白一样的,心比天高,才比海阔,情商为零。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
杜甫,其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而生在苦难中的他依然不减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令后世更为敬重,尊为「诗圣」。
”生动地表现出了此时胸怀大志的杜甫。在读到他“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多数人在无数次碰壁之后,携带着一身伤痕凄然转身,走向酒坛、山林。鲜有象杜甫这样的人,在历经磨难之后,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关注和同情,即使被淹没被拒绝,仍不改初衷。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