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组胺药主要是指组胺H1受体颉颃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曲吡那敏、马来酸美吡拉敏等。
抗组胺药物分为了一型、二型、三型抗组胺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片、扑尔敏片、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一型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发酸治疗。
酮替芬:是一种特殊的抗组胺药,除具有抗组胺效能外,还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抗5-羟色胺作用。
一代抗组胺药:扑尔敏、非那根 、苯海拉明等。医生和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盐酸异丙嗪的抗过敏药物。
(2)氯雷他定 商品名百为坦、开瑞坦。是我国目前常用的另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本品可空腹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抗胆碱作用也较轻微,偶有眩晕、头痛、疲劳和口干等,消化系统的副作用轻微。
根治荨麻疹的药物,主要是抗组胺类药物,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奥洛他定等。长时间的使用,尽量用第2代类抗组胺的药物,这样副作用少,效果也较好。还有一些辅助性的用药,如钙及维生素,复方甘草酸苷。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赛特赞)、 咪唑斯汀(皿治林)、依巴斯汀(开思亭)、阿司咪唑、特非那定 (敏迪)、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药。
1、酮替芬:是一种特殊的抗组胺药,除具有抗组胺效能外,还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抗5-羟色胺作用。
2、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乙氟利嗪、非索非那丁等。
3、抗组胺的药物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常用于过敏性皮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常用的有异丙嗪片、氯雷他定片、赛庚啶片等。 抗组胺药物属于对症治疗类药物,多数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配合不同的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分为两类: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后者主要用于抗溃疡。
2、抗组胺药物分为了一型、二型、三型抗组胺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片、扑尔敏片、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一型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发酸治疗。
3、你好,抗组胺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抗组胺剂,二是第二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阻胺药,具有以下特点:①抗组胺的效应比较满意,但作用时间短,每日需服2一3次;.②具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即服药后嗜睡较明显。
4、而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1型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等,它们能与组胺竞争致敏细胞上的组胺1型受体,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物分为了一型、二型、三型抗组胺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片、扑尔敏片、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一型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发酸治疗。
如氯苯那敏、赛庚啶、羟嗪等;第二代H1RAS,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啶、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等;第三代H1RAS,如非索非那丁、去甲基阿司咪唑、脱羧基氯雷他啶等.主要用于抗过敏。
按药理作用分类方面:扑尔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是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而氯雷他定及盐酸西替利嗪均属第二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H2受体阻断剂的第一代药物是甲氰咪胍;H2受体阻断剂的第二代药物是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是胃酸分泌抑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