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对中国的古典数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在中国与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
1、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数学史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2、中国数学史上有牛顿之称的是刘徽。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3、圆周率是谁发明的:刘徽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4、数学家刘徽 生平 (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
5、刘徽(生卒年不详),山东淄川(或临淄)一带人,魏晋之际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刘徽于魏陈留至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9卷。
6、刘徽(224年-141年)是东汉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是中国数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在计算圆周率方面,也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最早提出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这个办法体现出来刘徽本人的大智慧,割圆术被后人所认同,并得到广泛的流传。
刘徽利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在代数方面,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 *** 。
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计算 *** 。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 *** 。“圜,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只有一个中心,圆周上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割圆”之说,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14或157/50,后人称之为徽率。
1、刘徽的数学成就是清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提出牟合方盖、重差术、割圆术等 ***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3、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东汉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
4、【刘徽】中国古代数学家,魏晋时期山东人 个人简介 魏晋时期山东人,出生在公元3世纪20年代后期。据《隋书·律历志》称:“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