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奘还译出大乘戒律方面的经典《菩萨戒本》一卷,此卷是从《瑜伽师地论》中的《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录出,称为《瑜伽戒本》,可知玄奘对戒律的重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在《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孙悟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成功取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说的是,唐僧取的是“无字经”。 而玄奘大师天竺取的经主要是《大品般若经》,主要谈“空”理的,所以将之理解为“无字经”也是非常贴切的。 当然,玄奘大师还带回《瑜伽师地论》等唯识经典,共有三千多册。
玄奘大师从印度取回的有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共520夹,657部。其中主要是梵文的大乘经典,有《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 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所以三藏真经指的就是《法》、《论》、《经》这三藏经 。而唐僧号三藏是唐太宗赐的,是因为菩萨说西天有三藏经,所以才指经取号,号作“三藏”。
说的是,唐僧取的是“无字经”。 而玄奘大师天竺取的经主要是《大品般若经》,主要谈“空”理的,所以将之理解为“无字经”也是非常贴切的。 当然,玄奘大师还带回《瑜伽师地论》等唯识经典,共有三千多册。
玄奘回长安后,组织了一套包括证义、缀缉、录文、证梵、安字在内的翻译班子,同年五月就开译《大菩萨藏经》,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同年慈恩寺建成,寺内专设译经院,玄奘搬入此寺译经。
西游记中唐僧取的是三藏真经。三藏真经指的就是《法》、《论》、《经》这三藏经。而唐僧号三藏是唐太宗赐的,是因为菩萨说西天有三藏经,所以才指经取号,号作“三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游学印度十七年载誉而归。其带回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唐僧西天取的经书分别是:《涅般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楞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
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更大原因。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根据资料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有以下几种可能:说法一:《上下五千年》一书中提到:唐僧取经前,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后来唐僧到西天那边取的是“大乘佛法”。说法二:《瑜伽师地论》,系印度佛教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