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酵母粉蒸的馒头发黑怎么办蒸馒头怎么才能不变黑呢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笼屉与锅口相接处不能漏气,有漏气处须用湿布堵严。用铝锅蒸时锅盖要盖紧。蒸馒头时,锅内须用冷水加热,逐渐升温,使馒头坯均匀受热。切忌图快一开始就用热水或开水蒸馒头,因这样蒸制的馒头容易夹生。
2、超过这个量,肯定是过量了,馒头也叫碱大馒头,馒头会变色。防止这种现象,*取一小块蒸熟或烧熟,检查其颜色和光泽。如果浅黄色为适量,就上锅蒸;如果发白,用量不足,再少量撒上;如果发黄,就加面团揉匀后再蒸。
3、用手把它揉成光滑面团,揉的时候面团比较硬不好揉,可以先放置10分钟,再去揉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了。揉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醒发至两倍大,冬天冷可以先泡一点温水,然后把碗放在温水上面醒发,能大大缩短醒发时间。
4、其次是加猪油面团里加猪油,可以很好地起到增白,增加光泽度的效果。猪油本身就是乳白色的,均匀的揉进馒头中,不仅可以保持水分,使馒头在蒸制过程中不易开裂,还能使馒头看起来更加亮白。
1、糖和苏打粉,还有酵母蒸的馒头出现变色,可能是因为苏打粉放多了,但是不影响吃,所以用苏达粉和酵母做馒头比例搭配是很重要的。一道馒头的做法准备食材:面粉1000克、酵母粉8克、白糖5克、小苏打5克。
2、是发黄,对吗?一般是局部发黄,是小苏打没有搅拌均匀,某一部分的面含碱量过高,造成的。把黄色的部分去掉,还是可以食用的。可以先少少的尝一下,如果整个馒头的味道都涩涩的,那就不要吃了。
3、所以对于紫薯馒头变绿,只要制作小苏打或其他碱性物质就可以了。至于绿色馒头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绿色馒头没有变坏,但紫薯本身有抗癌等功效,绿色的紫薯馒头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已经失去了紫薯的许多独特的营养特性。
4、可能是小苏打粉加多了,在和面之前要用温水把酵母粉、小苏打、白糖化开搅匀再和面,就不会出现馒头发黄的现象了。
5、老面是用碱或小苏打的传统做法。味道也不一样,老面馒头有细腻的麦香味,条形馒头有嚼劲,酵母则很软很好看。
1、对于馍馍变成黑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酵母菌和小苏打在面团中产生了化学反应,导致面团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另外,碱水的使用也可能影响了馍馍的颜色。总的来说,这种现象可能和食材的化学反应以及制作步骤中的一些操作有关。
2、如果馒头在蒸的过程中变成了黄黑色,可能是由于加入过多的食用碱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食用这些馒头,因为食用碱过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糖和苏打粉,还有酵母蒸的馒头出现变色,可能是因为苏打粉放多了,但是不影响吃,所以用苏达粉和酵母做馒头比例搭配是很重要的。一道馒头的做法准备食材:面粉1000克、酵母粉8克、白糖5克、小苏打5克。
4、放老面和小苏打蒸出的包子是黑的,除非你面是黑的,否则的话,蒸出的包子*不会是黑的。
1、估计您是酵母粉使用量过大导致。正常的使用量:500克面粉,3-5克面粉,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发酵,方可做出暄软的馒头。
2、醒发方式不对致使面团湿度大。面团酸。醒发不足,成死面。成型揉面不充分。蒸制时蒸气过大。与面粉有关。
3、如果馒头在蒸的过程中变成了黄黑色,可能是由于加入过多的食用碱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食用这些馒头,因为食用碱过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不是酵母导致的。有可能是揉面不均匀,或污染了其他东西。做法:牛奶一杯,半块活酵母,2勺糖拌匀,放置5分钟;5分钟后;和面;揉成团;45分钟后;分成小团冷水上锅蒸15分钟,关火5分钟揭锅。
1、你的醒发时间太长了,本来自发粉就不需要加酵母的,你做完后还醒发了整一个晚上,都己经发酸了。
2、这是因为馒头没发好,也就是说,在面内部没有足够多的酵母菌。
3、不会的!自发粉主要是面粉和酵母粉混合制成,如果你和面只加了普通面粉,不会影响馒头的成色。除非你加了带颜色的添加剂。
4、检验是否发足,就拿一根手指粘上干粉,往中间戳一个洞,洞口不会缩,就说明发好了。然后拿出来排气,揉成团,静置半个小时。
5、是的。自发面粉,是预先在面粉中掺入了一定比例的盐和泡打粉,然后再包装出售。这样是为了方便家庭使用,省去了加盐和泡打粉的步骤。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好好的,有的又黑又硬的一方面原因。发酵过度。因为给馒头进行整形有个先后顺序,可能先滚圆的馒头,有些发酵过度,而发酵过度的馒头,面团的筋力会有点泄,出锅的时候遇到冷气,也会造成迅速收缩。
与面粉有关。馒头表皮在得到氧后发生还原反应,复蒸时会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所以越蒸越黑,最后的表皮颜色基本就是面粉的本色了;馒头内部无法得到氧气,所以内部没有被还原,内部的颜色就是被增白的效果。
所以,馒头蒸出来发硬的主要原因就是面没有发好,不够蓬松导致的。
唤醒程度不足。醒发程度不够,内面团未能形成柔软蓬松的结构,馒头出锅后体积会缩小。面团的酸度不合适。面团中过多的酸也会导致这种收缩。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