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亭的由来 (爱晚亭的来历)

2024-04-15 15:13:03 体育资讯 admin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亭的由来?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县琅琊山风景区内,由琅琊寺的僧人智仙创建。当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被贬至滁州担任知州时,他常在此亭中饮酒作乐,并撰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一文。

岳麓山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后根据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取名爱晚。

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是在乾隆年间,由当时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的,本名“红叶亭”,又称“爱枫亭”,后来改为“爱晚亭”。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该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取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命名。亭子古朴典雅,亭内金柱丹漆,四个翼角高翘,上面盖着绿色的琉璃瓦。

爱晚亭的来历: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

来历:关于爱晚亭的名字由来,就要先了解亭台本身的建造背景与故事。

爱晚亭的来历

1、爱晚亭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2、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后根据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取名爱晚。

3、爱晚亭是长沙岳麓山上的著名建筑。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罗典的先生,他不仅全力热心地弘扬学业,同时也十分眷恋书院所处的生机盎然的地理环境。

简述我国古代四大亭的名称、地点、建筑年代及亭名的由来。

安徽滁县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县琅琊山中,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自称“醉翁”,此亭遂为“醉翁亭”。

醉翁亭,在安徽滁县琅琊山中。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时,常与宾客饮酒亭中,自称“醉翁”,遂名此亭为醉翁亭,并撰写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爱晚亭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爱晚亭名字由来一 一说是诗人袁枚改的,他嫌“红叶”、“爱枫”这些名字太俗气了。爱晚亭名字由来二 据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成“爱晚”。

因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而成名。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后根据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取名爱晚。

爱晚亭的来历和爱晚的寓意如下:爱晚亭的来历: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

坐落在岳麓山清风峡的爱晚亭,与北京陶然亭、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古建四大名亭,享誉中外。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