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新冠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者在同一个办公场所工作,就可以被判为密接者。和新冠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者共同生活,或者一起进餐者,也可以被判为密接者。
1、根据《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密切接触者的密接是指: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同娱乐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定为密接的密接。
2、密接即密切接触者。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比如同住、同餐、同事、同学、同厕、同游、同工等情况。
3、和新冠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者共同生活,或者一起进餐者,也可以被判为密接者。和新冠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以及核酸阳性者同乘一辆车,一个病房住院或者对患者护理等,都可以判为密接者。
4、由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活动轨迹等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接: 1)阳性感染者为严格静态管理人员。若其居所具有独立厨卫条件,密接为共同居住生活人员。
1、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OK)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定为密接的密接。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判定原则为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暴露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3、若其居所不具有独立厨卫条件,密接为共同居住生活人员、共用厨卫人员、同一楼层或同一住宅接触人员。 2)阳性感染者为参与社会保障运行、防控工作的重点人员,防范区居民。
4、新冠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和新冠确诊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者共同工作、生活或者同行等,可以被判断为密切接触者。
5、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对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密切接触者应采取哪些管控措施?密切接触者在被发现后8小时内应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
新冠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和新冠确诊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者共同工作、生活或者同行等,可以被判断为密切接触者。
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对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密切接触者应采取哪些管控措施?密切接触者在被发现后8小时内应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表1: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判定指引 (图源:浦东疾控)注:以上仅为判定指引,具体情况仍以流调队员研判为准。
密接的密接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同娱乐等接触频繁人员判定密接的密接。
怎么进行密接判定: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由报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县(区)疾控机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
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密接的判定是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国家和本市制定的有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国家专家组的建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大数据排查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判定的。
1、岁及以下儿童、半自理、无自理能力、有严重基础性疾病且基础性处于稳定期、孕妇、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可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2、则对集中隔离场所内所有隔离人员,自新发现阳性感染者当日起重新计算集中隔离时间,重新集中隔离满14天。 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前,须对其本人及所住房间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方可转为居家隔离。
3、密切接触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直至满21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4、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具体判定原则见附件5-1; 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5、且其密接的密接第 7 天核酸检测阴性,可于第 7 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其密接的密接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至期满 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