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打糍粑的过程打糍粑的由来是什么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糍粑,有些地方也叫年糕、粑糍。用糯米制作而成,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在南方许多地区,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春节期间和春节之后食用。
2、糍粑的来历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为纪念守卫楚国的将军伍子胥衍生而来的一个古老习俗。伍子胥建城时,将大量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作为城墙的基石,也储存好了备荒粮。
3、其源自清代。在清代古民居荟萃的福州闽清坂东镇,糍粑,是当地人用当地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民间俗称打糍。
4、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5、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6、意思:打糍粑是中国春节庆祝的一个民间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
野外发现的野生的松毛艾叶。采挖后摘下去根,清洗干净。开水焯烫2分钟。然后凉水浸泡2个小时。泡好的艾叶捞出加少许水用料理机打成糊状。搅拌好的艾叶糊。倒入糯米粉中。
⑤蒸制。将浸后大米沥干水分后入笼屉蒸约2h制熟透。⑥拌制。取一大盆将红糖、肥膘、橘红、米浆先纳盆拌匀,趁热将出屉糯米饭加入后搅拌,在拌匀过程中如果阻力太大则加入少许清水,直至完全拌匀。
-首先把粘米粉倒进锅里用慢火炒40分钟至熟。在炒粉的过程中必须不停的搅反锅里的粉,不然的话粘米粉很快就会烧黄变焦。炒熟后倒进干净的盘里待凉。
农村糍粑制作全过程食材:糯米适量、水适量。先把糯米淘好,用清水泡二十四小时左右。然后放在木桶里蒸,直到把米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对窝。
据这家农户介绍,这做糍粑的糯米要经过一天浸泡,再蒸上一个小时。然后,把糯米放进木槽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捣。糯米粘性很强,一般是两个强壮的男人,一上一下地“打”。
圆糯米泡12小时。拿一小碗放入黑芝麻粉10克、白糖20克、熟黄豆粉20克,拌均匀成馅料。
1、人们不由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我们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从头蒸煮,然后分发给大家。后来,在楚天一带,我们每到熟年年末,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拜伍子胥。
2、这种糍粑在我的家乡是煎来吃的,有甜的有咸的。甜味的做法是:把糍粑放在平底锅,用油小火煎,煎至糍粑软,把糍粑摊薄,包上白糖或者红糖,折叠糍粑,再煎香即可。
3、在打糍粑之前可以将糯米洗净放在锅中蒸煮,在糯米煮好之后,将蒸好的糯米饭放入工具中。糯米在进行蒸煮之前,需要先淘洗干净,尽量让糯米放在冷水中浸泡10小时。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