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的*标准是《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考以下部分: 感官要求:色度不得超过15,并且不能呈现其他异色。浑浊度不得超过5。不得有异臭、异味。
矿物质水的国家标准是GB2760-2007。
一般来说,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例如,美国环保局建议,饮用水中钙的含量应该在80-120毫克/升之间,钾的含量在2-10毫克/升之间,镁的含量在25-50毫克/升之间。
衡量饮用水标准:(1)、水体透明,无污染、无杂质、无异味,口感好。(2)、硬度适中。所谓硬度,就是水中钙、镁等盐类的总量。钙、镁越多,水质越硬,反之,越软。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成型于1995年,其中灌装产品菌落总数要求低于每毫升5单位。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
矿泉水是指天然水源中含有一定量矿物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加工后符合特定水质标准的饮用水。
例如,美国环保局建议,饮用水中钙的含量应该在80-120毫克/升之间,钾的含量在2-10毫克/升之间,镁的含量在25-50毫克/升之间。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饮用水中矿物质含量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人体每日获得的微量元素80%由食品获得,20%由饮用水摄入。矿物质新陈代谢理论权威、医药化学家John Sorenson博士认为“饮用水的矿物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大部分人认为硬度应在100-170 mg/L的范围内是*的。(3)、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求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总固体。
饮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不是越多越好吗。欧洲主要国家均有完善的法律做出明确要求,比如饮用水中须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且总矿物质含量不能太高,钠的含量不能高于20mg/L,有害矿物质含量应该更低,微生物要求更加严格等。
盛夏季节饮用矿泉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矿物质,是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