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的面团:制作馒头的面团应该是柔软、稍微湿润的,这样制作出来的馒头才会松软有弹性。在和面的过程中适量添加水,揉捏面团至光滑柔软,能够拉出筋膜即可。
1、蒸出来的馒头硬邦邦的原因有:和面时水份有点大;面团发酵时间过长;醒坯时间过短;馒头开锅的问题以及面粉的质量问题。和面时水份有点大。和面水时一定要适当,同时考虑季节气温,冬季和面要软一点,夏季要硬一点。
2、馒头蒸出来是硬的原因:发酵时间过长;和面用水的原因;蒸馒头时放入时间的原因;馒头蒸熟着急拿出的原因;面粉原因。
3、所以,馒头蒸出来发硬的主要原因就是面没有发好,不够蓬松导致的。
4、这是因为馒头没发好,也就是说,在面内部没有足够多的酵母菌。
5、冷冻过的馒头蒸好后皮比较硬的原因可能如下: 食材清单方面。可能面粉质量不好,筋度不够,或者在制作馒头时,酵母或泡打粉的用量过多,导致馒头过度发酵,内部组织结构受到破坏。 制作步骤方面。
6、用时间来判断是不准确的,由于温度、湿度及面团软硬等不确定因素,时间只能作为参考。看时间的同时还要看看馒头的外观。醒发适度的馒头生胚膨胀到5倍左右大小。醒发好的成品明显变大,变轻,表皮还有点湿润。
1、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好好的,有的又黑又硬的一方面原因。发酵过度。因为给馒头进行整形有个先后顺序,可能先滚圆的馒头,有些发酵过度,而发酵过度的馒头,面团的筋力会有点泄,出锅的时候遇到冷气,也会造成迅速收缩。
2、馒头蒸出来硬邦邦的原因有:和面时水份有点大;面团发酵时间过长;醒坯时间过短;馒头开锅的问题以及面粉的质量问题。和面时水份有点大。和面水时一定要适当,同时考虑季节气温,冬季和面要软一点,夏季要硬一点。
3、做出来的馒头是硬的原因是 没醒好面,醒坯时间过短,揉好的馒头胚应均匀地摆放蒸笼上让其自然醒发。夏季要20分钟左右。
1、牛奶隔水蒸热,大约30多度不烫手的温度,酵母放牛奶里融化。融化了酵母的牛奶倒入面粉里,加白糖,再放一小茶匙(约两克)的盐,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2、(1)蒸馒头时,如果面似发非发,可在面团中间挖个小坑,倒进两小杯白酒,停10分钟后,面就发开了。(2)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
3、想要避免这种现象其实很简单,就是当馍蒸好以后,不要急于揭盖出锅。大约等2分钟以后再揭盖出锅,馍就不会起皮了。
1、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一般来说,面团发酵过度,面团就会失去原有的骨架,抓起来有种散散的感觉,这种面团蒸出来的馒头是比较硬的。
2、所以,馒头蒸出来发硬的主要原因就是面没有发好,不够蓬松导致的。
3、发出的面不不软或发硬的,说明是发酵的时间不够,然后气泡的蜂窝状态浓度没有达到你所想要的那种嗯状态,所以它就会发生出来的反应,就说是面引子少了。
1、小麦面粉中添加白砂糖、酵母菌,放水拌和成面穗,水适当就可以了,不必过软也不必太硬了,太硬的面不太好发。
2、做馒头,和面*软硬适中,一般面粉和水的比例为2:1,当然也要看面粉的干湿程度,蒸出来的馒头蓬松柔软,可以在和面时适量加点白醋。酵母一般500克面粉用3-4克酵母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
3、第一步:准备500克面粉,把5克酵母粉放在300毫升温水里,搅拌均匀,使酵母化开,再取5克白糖放在面粉里,用筷子边搅拌边加水,和成棉絮状,用手揉成硬一点的面团。
4、饼子面要软,馒头面要“硬”,这是行内人说的话。这“软”、“硬”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和硬。
5、第四步把揉好的面团先梳理发展条,然后再分割成尺寸均匀的面剂子,然后再把每一个面剂子制成馒头坯子,将搞好的馒头坯子放进温暖的地方再次醒面20min前后。通过二次醒发后蒸出的馒头膨松香软更为美味。
6、而且对于这样面团的软硬度也是可以掌握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和面的时候是需要稍微软一点的,不能够太硬,因为太硬的话可能这个馒头蒸出来之后就不会特别的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