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如南方地区主要生产水稻,而北方地区主要生产小麦。
1、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着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的。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如南方地区主要生产水稻,而北方地区主要生产小麦。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4、简称 秦淮一线 特点 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共2张 秦岭-淮河一线(蔡博峰,《中国国家地理》)气候方面 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5、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是南北边界,它是由地理专家根据自然条件、气候差异、地理特征、农业生产等因素规定的“南北界线”,即线的南面为,北面为。
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以秦岭淮河一带进行划分,秦岭淮河以上是北方,秦岭淮河以下是南方。气温与降水直接影响着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北边大部分是半湿润区的暖温带,南边大部分是湿润区的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区,以南属于湿润区。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